气候异常和暖化日趋严重,再加上本区域出现过度捕捞情况,天然海产可能会出现“鱼枯”后果,博特拉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哈里米教授指水产养殖业充满商机,当中包括投资门槛低生鱼是什么鱼的生鱼养殖。生鱼是什么鱼他说,大马的养殖业在世界排名20,得利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,只要配合科技研究和现代化设备,这个行业必能大放异彩。
在内需方面,大马渔产继续大量依赖进口应付市场,哈里米直言:“对投资来说,这就是商机。”哈里米日前出席并主持教育部和博大联办的第二期“生鱼养殖工作坊”时这么指出。 他说,在世界水产养殖业排行榜,中国位居第一,俄罗斯排第二。“我们渔产还依赖进口,这个缺口若由国内水产养殖填补,将会带来丰厚回酬。我们不应再依赖海洋提供渔产;现在是时候寻求替代方案,惟有通过人工养殖才能确 保大马在未来拥有足够的食用水产。”
没良好掌握技术
参加工作坊的鱼苗业者张福疆说,水产养殖充满机会,一些失败的投资,主要是没良好掌握技术。他赞扬博大通过技术转移计划,让更多的农民获得实惠经验。“很多务农者多是学历不高和上年纪。具备农业知识的年轻新血应加入,只要结合现代 科学养殖方法,必有一般作为。”他以本身为列,在鱼苗领域经营了逾20年,以出售鱼苗为业。他指出,大马每月需要 3000万只泥鳅鱼苗,目前的供应根本就无法应付市场需求。“这是很庞大的市场,水里尽是‘金光闪闪’等着大家发掘。”
养殖生鱼投资门槛低
柔佛北京水上冷气度假屋业者林健伟对水产养殖有着浓厚兴趣,但是碍于对行业不熟, 一年前开始采用室内再循环水系统养殖生鱼。他指出,养殖生鱼要求不高,投资门槛较低,初始成本也相对低。他希望试养成功后再注资养殖比较高档的海产,如软壳蟹供应新加坡市场。 互相残杀影响收成 肖志强是少数投入生鱼养殖的水产业者。他的生鱼是在室外池塘养殖,共有4个鱼塘,其 中2个鱼塘被博大收养作为研究用途。
他坦言,生鱼存在大鱼吃小鱼的风险,造成产量没有预期的理想。生鱼有自相残杀的习性,胃的最大容量可达体重的60%,能吞食体长为本身三分之二以下 的同类个体。 近10年才获国际关注 博大生鱼养殖技术转移计划总策划人努鲁阿敏博士表示,大马生鱼养殖近10年才获得国 际关注。 他说,博大于一年前在雪邦“今日水产集团”协助下,对传统室外池塘养殖和室内再循 环水系统养殖展开研究,希望结合两者的有效成果。
他坦言,大吃小和互相残杀是生鱼养殖最大的挑战之一,因此在养殖过程不时要进行分类,才能保障生鱼数量不会大减。 缺乏推动与促销生鱼对愈合伤口的有奇效,却因缺乏推动和促销,导致商机被“埋藏”。
博大农学院水产部门主任沙烈卡马鲁汀教授是营养学专家,他指生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等高营养,药用功能已获得临床证实;除帮助伤口愈合,也作为生鱼精饮料。
他透露,2013年数据显示,大马生鱼产量只有52吨,批发市值达73. 4万令吉。他说,国内有一家公司每月需求量已经达到20吨,国内根本无法满足需求。
目前生鱼的市价每公斤20令吉,货源却严重不足。不少业者表示曾卖到50令吉,最低也 达到25令吉。室外养殖不稳定 博大农学院生态系阿兹亚沙德教授说,一向来生鱼都是“天生天养”的淡水鱼产,如今 野生生鱼产量已经大减,造成市场供不应求。
他说,虽然有部分水产业者饲养生鱼,但是在室外池塘或湖泊养殖生鱼面对不稳定的天然因素;导致养殖过程困难重重,产量也没有预期理想。虽然生鱼生长速度快速,却受制于不同地域与环境。因此博大正在研究传统室外和室内 再循环水系统,以让生鱼养殖业更稳定。
生鱼生命力强
生鱼身有长形的背鳍和腹鳍,头形呈三角戳,眼睛向后和蛇头相似,故英文称为蛇头 “snake head” 。大马的生鱼品种基本分为三大类,即民众食用的黑色生鱼、垂钓者酷爱挑战的多曼鱼以 及身上有美丽的七星状斑纹作为观赏鱼的花卉生鱼。生鱼属于底栖鱼类,通常生活于水底,遍布于湖泊、江河、水库、池塘等水域内。生鱼有很强的生命力,对于生长环境没有苛刻的要求;环境变化如缺氧、水温以及不良 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;即使在少水和无水的潮湿地带,也能生存相当长时间。
滋补珍品
生鱼生长快、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鱼类,是营养全面、肉味鲜美的高级保健食品,被 视为病后康复和体虚者的滋补珍品。
其生命力强的特性使民众相信在产后和手术后食用生鱼补身,有生肌补血加速愈合伤口的疗效。根据测定,每100克生鱼鲜肉中,含19. 8克蛋白质、1.4克脂肪以及1.2克糖,是典型的S 蛋白、低脂肪保健食品。除了疗效功能,也因为其肉质细嫩,口味鲜美,在国内外市场颇受欢迎;日本人当生鱼 片食用,孟加拉人则以多样化烹饪法成为当地人喜爱的日常桌上佳肴,大马各族多用作手术后补品。